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提出制定《车载软件技术 手车互联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团体标准,并于2024年4月9日完成了该项团体标准立项。
01 那么,什么是手车互联?
手车互联即智能手机与汽车座舱的互联,是一种实现手机与车载系统的信息互通与功能共享的技术。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配备智能互联系统,实现与手机的无缝连接和数据共享。这种互联不仅提升了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还为车主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娱乐和信息服务体验。当前手车互联的实现方式多样,包括第三方互联软件(CarPlay、HiCar、Carlife、Carlink等)和自研类互联软件(蔚来Niolife、宝马idrive、东风NAMI等)。
02 那么,手车互联存在哪些问题?
随着操作系统生态日益丰富,手车互联功能愈发强大,互联生态系统碎片化、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凸显。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手机、车机在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上很难实现通用和兼容,限制了技术的普及;技术标准不统一、测试方案不成熟,增加了软件开发和维护的难度;操作复杂、界面不统一、功能重叠等因素会导致实际使用过程中,频繁产生交互性问题,如:手机型号不兼容、互联自动断连、连接不稳定、车机屏幕闪屏或花屏、以及音视频播放和导航功能异常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
可靠性问题-导航界面黑屏无画面
可靠性问题-花屏
兼容性问题-投屏功能使用中互联应用断连
03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
为促进手机与汽车的生态互融和有序发展,亟需通过标准化组织或行业联盟,制定统一的测试维度和技术标准。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近期提出的《车载软件技术 手车互联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团体标准,将系统定义手车互联软件的多个功能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有线/无线连接、互联通话、互联导航、互联音乐等)的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同时从功能性、兼容性、响应性、流畅性、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等多个维度全面评估,实现对手车互联软件质量与性能更精准的检测和判断,以确保手车互联的高效可靠。
二、开展客观全面的测试评价
当前手车互联的技术验证主要以主机厂自测或特定技术服务商认证的方式开展,缺乏对产品客观全面的评估,细节问题或潜在缺陷容易被忽略,进而影响产品的实际表现和用户满意度。据中汽研软件测评(天津)有限公司专家介绍,目前该团队对市面上1200余款手机产品,依据操作系统、芯片型号、性能评分等关键指标进行系统筛选,建成100部典型手机的资源库,并形成200余条标准化测试用例,可覆盖不同手车互联软件在大部分应用场景中出现的问题。
手车互联测试体系
有效问题覆盖情况
手车互联是手机与汽车两大生态的跨界融合技术,要实现手机与各类车机的高度适配,离不开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与深入探索。《车载软件技术 手车互联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将联合整车企业、手机终端厂商、车载终端厂商共同确立整体技术架构,规范测试方案,保证该项标准的标准化、互通性和安全性,为软件设计和上车应用提供指导性建议,为手车互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推动手车互联生态的发展。